消化性潰瘍
原理
胃、十二指腸等黏膜受到胃酸侵蝕而形成表面組織損傷,稱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原因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
2.壓力過高導致情緒波動。
3.胃酸分泌過多。
4.藥物、煙、酒、食物等刺激食物。
5.體質不佳。
高危險群
1.情緒不穩定,容易緊張焦慮的人。
2.飲食習慣不良,三餐無定食定量。
3.吸煙、喝烈酒的人。
4.服用某些藥物:如阿斯匹靈、類固醇等。
5.父母或近親中有潰瘍的人,較易罹患。
症狀
胃潰瘍症狀
1. 疼痛時間:進食後約30—60分鐘。
2. 進食對疼痛的影響:進食往往會增加疼痛。
十二指腸潰瘍症狀
1. 疼痛時間:空腹時、尤其深夜時。
2. 進食對疼痛的影響:進食可減輕疼痛。(每位病患不一定有上列之症狀)
合併症
出血:會有解黑便或吐血的情況。
穿孔:可能造成腹膜炎。
幽門可能狹窄造成阻塞,導致腹賬、嘔吐。
住院檢查與治療
1.以胃鏡檢查潰瘍部位,並檢測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2.施予藥物治療:
(1)服用制酸劑以中和胃酸。
(2)服用抑制胃酸分泌劑以減少胃酸分泌。
(3)服用胃黏膜細胞保護劑,以增強胃黏膜抵抗力。
(4)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給予滅菌療法,服用1—2星期三合一療法。
3.臥床休息。
4.若有出血:聽從醫生指示禁食、插鼻胃管、點滴注射,必要時輸血、內視鏡檢查,
局部注射止血或口服治潰瘍藥劑,如果大量反覆出血時,應考慮手術治療。
5.若有穿孔:須接受緊急外科手術治療。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進食時保持心情平穩,細嚼慢曣,飯後休息15分鐘再開始工作。
2.少量多餐,一天三餐定時,並於上、下午及睡前各加一次點心,
尤其以睡前點心最重要。
3.每餐食物中應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宜選品質優良者,
且須份量足夠的脂肪食物,不要吃純澱粉食物。
4.戒菸酒,因抽菸會使胃酸分泌增加。
5.避免吃刺激食物如辣椒、芥茉、胡椒,會使胃黏膜受損。
6.適當的休息、睡眠及運動。
7.工作有計畫,心情愉快樂觀。
8.養成規律生活習慣,勿熬夜,能安排休閒活動。
9.避免過於激烈的活動。
10.睡眠應充足,每天至少8小時。
11.定期接受檢查,按醫生指示治療。
12.注意排便情形,觀察有無解黑便。
13.如有嚴重頭暈、口渴、呼吸困難或急躁不安時,請立即返院檢查。
可以選擇的食物
1.奶類及其製品:未加糖奶類及其製品。
2.肉魚蛋類:嫩而無筋的瘦肉(如:雞、魚、豬、羊、牛等),內臟、海產、蛋。
3.蔬菜類:嫩而纖維低的蔬菜及瓜果類(如:黃瓜、絲瓜)。
4.水果類:去皮去子、甜度低的水果(如木瓜、楊桃)。
5.五穀根莖類(即主食類):米飯、米粉、冬粉、麵。
6.油脂類:適當攝取為主。
7.調味品:鹽、醬油、味精等。
8.點心類:蘇打餅乾。
9.其他:無糖果凍。
參考資料
林肇堂 (2002)•慢性B型肝炎治療新•當代醫學,31(11),867-869。
陳增興 (2000)•消化性潰瘍•臺北市醫師公會會刊,45(6),42-45。
吳麗彬、周繡玲(2004)•消化性潰瘍•於劉雪娥總校閱,成人內外科護理下冊(三版,156-159頁)•台北: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