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lescent Health Promotion Center of Far Eastern Memorial Hospital

 性別特質與性別刻板印象

   作者:方凱企醫師

   傳統的性別印象,就是女生秀髮飄逸、皮膚白晰、吹彈可破,舉動優雅纖細,心思細膩體貼、說話輕聲細語,也許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一個典型。男生應該陽剛堅強、豪邁不拘小節、體力旺盛(『男』的造字:下面沒有力,還叫做是男的嗎?),有可能花心風流、處處留情;歷史小說中的西門慶、張飛、關羽,各是不同的象徵。但是,古今中外,都有這些性別刻板印象的例外:武媚娘雖然嫵媚,但又是權力心重,能力強的女強人。歷史上竹林七賢雖然不拘小節,不顧世俗眼光,可是也不事生產、似乎沒什麼責任心,與國外的嬉皮文化頗為接近。可見一切的主觀印象並不可盡然採信,凡事皆有例外。另外像「媽媽回家煮晚餐、爸爸回家看報紙」,「男主外女主內,女性就是要相夫教子」,在現今社會也不是準則了。尤其雙薪家庭、單親家庭,有時一位家長就要十八般武藝均備,任何一性別都需要多樣的特質,比較能因應工業社會生活的挑戰。

   相較於性別特質的表現,是個人性別認同的問題。少數青少年在選擇認同自己天生的性別時發生困難,譬如男生不喜歡自己的毛髮旺盛、皮膚粗糙、會有較陰柔的行為舉止;女生從來不愛穿裙、只著褲裝、甚至束胸隱藏性徵、扮的虎背熊腰、理平頭,黏假鬍子等中性打扮、講話裝的粗聲粗氣,或學男人的俚俗言詞(如花木蘭中: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只有更少數的青少年經過適應期,甚至到成年之後,還把自己視為另一種性別,想變成另一個性別,甚至包括打女性或男性賀爾蒙,或不惜動手術去轉變性別,這是所謂「變性慾」。與變性慾者不同的,有一種是「扮異性癖( transvestism )」,他們認同自己的生物性別,但是喜歡穿著另一種性別的服裝:有的是藉由男裝底下穿女用內衣褲獲得性興奮,有的大方在平時生活穿著女性服裝、以異性裝扮以示眾人(如西洋及日本某些演藝人員)。至於「第三性公關」或紅頂藝人、歌舞伎、京劇演員反串,或是人妖秀之類藝術表演者,則未必是「扮異性癖」者、可能是工作性質使然。

   另一種性別刻板印象來自對同志的不瞭解,產生的主見、偏見及歧見:很多人對性別特質充滿了刻板印象、有意無意,醜化同志,等同同志為「娘娘腔」、「男人婆」,但是無論是男同性戀或是女同性戀,除非是他自己親口告訴你他的性取向,否則一個人的性取向是一種心理活動,無法從個人的外觀或行為表現加以判斷。他們也不會飢不擇食,對身邊每個同性都有非份意圖或性騷擾舉動,所以坊間的出版品、雜誌都多了探討性別議題的專欄或著作,減少貶低性的言詞,導向了更友善、更正向、更「中性(即不帶批判色彩)」的角度探討性別特質及兩性議題。

   為什麼有些人會成為同性戀者?為什麼有些人會偏好同性間的性行為?越來越多証據,証明「生理因素」乃同性戀的主要成因、而並非心理偏差或變態。研究結果顯示,以下的因素與同性戀有著莫大的關係:胎兒期生殖腺中男性荷爾蒙的缺乏或過多,中樞神經系統的性別特定分化( differentiation )出了問題,決定性取向的腦部中樞有了障礙,或是體質因素影響、服用藥物干擾內分泌,造成成長過程中男性的荷爾蒙(睪丸嗣)過少。 至於在女性方面,若有過多的男性荷爾蒙和過少的動情激素(女性荷爾蒙),已證實較可能成為同性戀或雙性戀者。

   在心理學說方面,佛洛伊德派的學者將同性戀歸因於兒童時期的壓力,特別是一個強勢、過度保護的母親配上一個軟弱、無力而又有敵意的父親,會使得男孩缺乏對男性形象的適當認同;如果加上周圍有太多的女性,如母親、姊姊、姑姑、阿姨、祖母等,使該男孩的思想言行都傾向於女性化,而習慣於女性的行為模式、認同女性的性別特質是好的,討人喜歡、受大人正向增強的。另外、教養模式上的差異,如父母親希望這一胎生個女兒、但生的卻是兒子,因此有意無意地把他教養成女孩、買來的玩具只能玩洋娃娃、辦家家酒、不准他野的像壞孩子或弄得髒兮兮的;雙親對性都有恐懼感,對性有強烈排斥、在這種家庭裡成長,無形中使孩子對性產生了扭曲的觀念、性別認同也出現狀況。另一方面,造成女同性戀的原因卻不同,不穩定的家庭環境、父母失和或毗離、會影響女性的情緒經驗,認為自己無法與男性相處、缺乏安全感,不相信男人、或痛恨男女間的關係(比如小時候目睹父母性交、或家庭暴力,認為母親在這關係中受到的只有屈辱與傷害)。此外,部分女權運動者也有因敵視男性而出現同性戀行為的例子。另一些例子是母親仇視其他成年女性、這種敵意讓女兒有畏懼做為女性的感覺,或父母強烈希望她是男性,並安排明顯的男性性別社會化經驗,譬如與男隊員打棒球參加球賽,從小鼓勵女兒從事冒險、體力性活動,打架揍贏了男生還得到無形中的稱許,均會對青少年在性別認同、性取向與性別特質的選擇上與常人有差別,也許在她小小心靈中,就認為保護像媽媽這樣的女生,是自己責無旁貸的天職。

   佛洛依德也在性心理方面,提了「戀母情結」、「閹割恐懼」、「陽具羨慕」等觀念。「戀母情結」指的是,男孩對他的母親(反過來,女孩對她的父親)、有一些戀愛、愛慕的情緒,而對於凡事可以分散母親在自己身上注意力的事、人、物,減少母親的關注,會有嫉妒的情緒(尤其像父親,搶奪「母親的愛」,把母親叫為老婆),但是童年時期對父親的仇恨,因為需要仰賴他來過活,是很難繼續下去的,於是只好昇華作仿效父親的男子氣概,與他競爭母親的愛與認同稱讚,幫母親做一些事,讓自己成為母親獨一無二的寶貝。這也是性別特質、童年性別刻板印象成形的一種重要發展歷程。

   「閹割恐懼」是男孩受到驚嚇的反應。可能是他無意撥弄生殖器,被大人制止,威脅要剪掉小雞雞;可能之前無意中看見姊姊或妹妹下體沒有小雞雞,擔心自己有一天如果做錯事,也會被割掉、做為懲罰;或者與「戀母情結」結合,擔心有一天會被看自己不順眼的父親做掉,變成陰陽人。「陽具羨慕」則是女孩看到哥哥或弟弟,或鄰居其他男孩具有陽具,可以站著小便,覺得自己沒有是一種遺憾,甚至是一種先天缺陷。

   上面提到的「戀母情結」、「閹割恐懼」、「陽具羨慕」是一種通論,但未必在每個男孩女孩身上全盤適用,放諸四海而皆準,但是相信對這些身心交互作用及發展過程的瞭解,有助於我們更清楚性別特質的意義,破除性別刻板印象的偏見,也對身邊那些不尋常的人,多點關懷與接納。

 返回青少年知識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