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手術

描述: 描述: C:\Documents and Settings\femh280\桌面\unit-2.jpg

描述: 描述: C:\Documents and Settings\femh280\桌面\Dr.jpg

描述: 描述: C:\Documents and Settings\femh280\桌面\Pro.jpg

描述: 描述: C:\Documents and Settings\femh280\桌面\enrivo.jpg

描述: 描述: C:\Documents and Settings\femh280\桌面\Pt.jpg

描述: 描述: C:\Documents and Settings\femh280\桌面\lapa-1.jpg

描述: 描述: C:\Documents and Settings\femh280\桌面\OPD.jpg

描述: 描述: C:\Documents and Settings\femh280\桌面\FEMHlogo.gif

描述: 描述: C:\Documents and Settings\femh280\桌面\web-letter.jpg

迷你腹腔鏡闌尾切除

闌尾炎(平常俗稱盲腸炎)為腸胃外科常用的腹部急症,尤其好發於10-30歲的年輕 人。病患常會有噁心、食慾不佳、上腹或肚臍旁悶痛,而後轉移痛至右下腹。厲害時易有發燒及白血球過多現象。外科醫師於診斷時通常以臨床表現為依據,並以X 光檢查、超音波及抽血檢查輔助。
平常治療以右下腹剖腹治療為主,傷口長約5-10公分,手術後大約休息住院3-5天。傷口疼痛及術後傷口感染並不少見。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進步,腹腔鏡 闌尾切除日益普遍,手術醫師在肚臍下開一公分小傷口,加上另兩0.2-0.3公分傷口即可切除闌尾、手術時間和傳統手術相近,但傷口較小、疼痛少,因此 大部份病患可以在術後1-2日回家。同時傷口感染的狀況較少而且也較易處理。對於不明原因的腹痛,尤其是生育年齡的婦女,常有生殖系統引起的腹痛和闌尾炎 不易區別,傳統右下腹傷口不易檢查腹內器官,腹腔鏡手術較不受此限制,可以相當完整地檢查其他易引起腹痛的腹內器官找出腹痛原因加以治療。
對於闌尾破裂或併發膿瘍的病患、腹腔鏡手術可以藉由腹內沖洗,在闌尾切除後減少腹內膿瘍的發生。本院自89年起至91年已有超過五百位病友順利接受腹腔鏡 闌尾切除,傷口感染及術後恢復確實大幅改善,惟腹腔鏡手術為一高度精密手術,病患病情是否適合用腹腔鏡,必須外科專門醫師詳細評估。

迷你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下緣,平時儲存由肝臟分泌的膽汁,如果進食後膽囊會收縮將膽汁送至十二指 腸,膽汁中的膽鹽可努乳化脂肪、幫助消化及吸收,也因為膽囊濃縮膽汁,如果濃度太高不均衡,便容易形成結石。結石成份主要分為膽紅素及膽固醇兩種。尤其後 者因國人飲食習慣改變,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膽囊結石病人大部份都有飲食後消化不良、脹氣或上腹悶痛的經驗,尤其是吃了油膩食物之後。少數病患甚至出現劇烈 右上腹痛、發燒冷顫等急性膽囊炎的症狀。現今醫學文獻建議,如果膽結石曾經出現症狀就可能須要考慮手術治療。
其他須要外科手術治療的膽囊疾患包括有症狀的膽結石、膽囊息肉有增大或大小超過一公分等。自1987年法國醫師首先用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以來,腹腔鏡手術 已成為膽囊手術的第一選擇。外科醫師只須透過肚臍下1-1.5公分傷口及另外三個1-0.5公分傷口就可切除膽囊,病患傷口疼痛減少,通常術1-2日即 可出院回家,而且疤痕極小。可以免除傳統剖腹傷口長約10-15公分的疤痕及疼痛。89年本院更引進迷你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更將傷口縮小至0.2-0.3 公分,術後除肚臍下一公分傷口下,右上只有三個小紅點,而且更進一步減少術後疼痛。這些傷口通常不須縫合,日後也不須拆線。
膽囊切除後,膽汁直接由肝臟分泌經膽道到十二指腸,因為少了膽囊調節功能,部份病人可能因為吃了過多油脂食物不及消化,而有腹瀉現象。通常為短暫現象,日後身體適應以後便會消失。
隨著腹腔鏡器械及影像工具的進步,很多手術已可使用腹腔鏡進行,如果經外科醫師評估適合、腹腔鏡微創手術常可在傷口小、美觀及疼痛少的情況下解決病患的問題。

腹腔鏡總膽管切開截石

總膽管結石的手術治療是採取右上剖腹切口,傷口約為15公分,手術時將總膽管切開取出結石,並於完成後置入T形管做為引流及日後膽道鏡檢之用。術後傷口疼痛,須進7-10天,之後須在家靜養4-6
腹腔鏡膽囊切除於1987年時首先由法國醫師完成,其後腹腔鏡手術被應用在各主要外科領域,讓病患享有傷害小、恢復快、疼痛少且幾乎無疤的新手術。然而腹腔鏡總膽管結石手術,因必須在腹腔鏡下操作膽道鏡及縫合總膽管,因此在國內尚未普遍。
本院自898月完成首例總膽管結石的腹腔鏡治療以來,目前已成為常規手術,病患術後除T形管及引流管外,傷口大小就如同腹腔鏡膽囊切除一般,病患大約後 3-5天即可出院,疼痛也可大幅減輕。甚至還有病友是多年前接受胃部手術,此次膽道結石,仍可以腹腔鏡手術進行。但對於急性膽囊炎黃疸病患,上腹部曾經手 術及膽囊切除術後病友是否可用此種術式治療,仍須腹腔鏡專門醫師審慎評估。

內視鏡鼠蹊疝氣修補

鼠蹊疝氣即是俗稱的脫腸,尤其好發於男性。文獻報告有多達百分之五的男性一生中會有疝氣的問題,尤其是併發有咳嗽及便秘等腹內壓高的疾病時。通常疝氣的診斷是根據鼠蹊部間歇性的突出,有時會有疼痛的現象。
由於鼠蹊疝氣起因於先天或後天因素造成腹壁薄弱外鼓因此腹內腸子常會掉進疝氣囊內,造成有些病患有腸道阻塞、腹脹的狀況。有時腸道卡得太緊時,會阻礙血 流供應更成腸道壞死。所以一般建議疝氣一經診斷確認,即應手術治療,除非病患身體狀況不適合接受手術。
鼠蹊疝氣的手術修補,幾乎就是現代外科的發展史,包括早期各種奇異的治療方法。但直到十九世紀時將解剖知識應用到外科手術後,才有效地治療疝氣並降低復 發率。手術方法則是經由患側鼠蹊5-10公分長的傷口,分離出疝氣囊,並將附近的筋膜、肌肉縫合,以修補腹壁薄弱的部份。因為手術必須將周遭結構拉緊, 術後病患常會抱怨傷口疼痛及緊繃感,而且仍有5-10%左右病患會有疝氣復發的困擾。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的進展,微創手術也同樣可以應用在疝氣修補上。外科醫師只要經由肚臍下方一公分傷口及兩個0.5公分的小傷口,便可在腹壁薄弱的地 方,藉由腹腔鏡的幫助,用人工腹膜修補。病患術後傷口很小,疼痛感也很輕微,恢復正常作習的時間也比傳統手術縮短。至於術後復發的狀況也可控制在百分之一 左右。
腹腔鏡疝氣修補因為這些優點,在歐美國家已是常規手術,國內則因保險給付等因素,尚不普遍。本院自90年起,引進內視鏡疝氣修補。迄今已累積超過六百例成 功修補的病例,尤其是復發及兩側性疝氣,可以避開原先手術後的組織沾,更是內視鏡疝氣修補的主要優點。至於術後恢復方面,大部分病友可以在術後當天下床 活動,四天後恢復開車,大約一星期可以恢復日常作息。術後通常只需口服止痛藥,大約80%的病患術後不須注射止痛針劑。至於復發案例,目前遠小於百分之 一,和國外主要醫學中心相當。